贵州巨山律师事务所 制作
1.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设立的意义?
《宪法》规定了国家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和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所有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1)学习宪法的内容和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宪法的准则为最高行为准则,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
(2)大力宣传宪法的相关知识。我们要将宪法普及给身边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
(3)自觉遵守宪法。我们要积极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4)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4.我国的宪法日是什么时候?
我国的宪法日是每年12月4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5.《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6.“宪法宣传周”是从哪年开始的?
2018年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
7.我国宪法宣誓制度是何时确立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7月1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以立法方式确立了我国宪法宣誓制度。
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2018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对2015年的决定作了修订,自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
8.宪法宣誓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宪法宣誓内容为:“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9.现行宪法修改了几次及分别在哪一年?
现行宪法已进行了5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10.《宪法》的修改、解释、监督及实施主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11.《宪法》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我国现行宪法主要包括5个部分:
(1)序言
(2)总纲
(3)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4)国家机构
(5)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2.《宪法》中规定的一切权利属于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3.《宪法》中规定国家机构实行何种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14.《宪法》中规定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5.《宪法》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6.《宪法》规定我国实行怎样的经济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17.《宪法》规定我国实行怎样的行政区域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18.《宪法》规定我国怎样保护外国人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19.《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0.《宪法》是如何保障自由的?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21.《宪法》是如何保障住宅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2.《宪法》是如何保障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23.《宪法》规定中是如何保护劳动者休息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4.《宪法》规定中是如何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5.《宪法》规定中是如何保护妇女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26.《宪法》规定中是如何保护华侨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27.《宪法》中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8.《宪法》中规定的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29.《宪法》中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0.《宪法》中规定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是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让我们一起
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传承宪法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贵州巨山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电话:15285110785